春寒的诗句的解释
1. 关于春寒兰的诗句 
        关于春寒兰的诗句   1.《春寒》)全诗诗句   
 春寒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早春二月,大地上已经是新花嫩叶装点着春光了。这时候,人们所希望的是风和日丽,蜂蝶纷纷,把春光点缀得更加浓郁。可是事情常常不如人意, 如果寒潮夹着风雨侵袭来了,就会发生“倒春寒”,这些花儿叶儿就要遭受摧残。陈与义(一○九○——一一三八)在北宋“靖康之难”中避兵到了巴陵(今湖南岳阳),借居在一个小园里,自号“园公”。他在花园里守护和培育花木,在料峭春寒之中,不免忧心仲仲(chōng),关心着百花的命运。 
 
 “二月巴陵”,指明了地点和时间。“日日风”,可见春寒的持续。说“风”也包括了“雨”,为了文字上使用的方便,把风雨两字拆开来,这里和第四句互相照应。在风雨不断地侵凌下,已经开放了的花朵就会飘零,未曾开放的蓓蕾也不会吐蕊,春光就萧索了。这种没完没了的坏天气,对春天的新花嫩叶来说,是一场灾难。“了”,完结。“怯”,害怕。“怯园公” 是倒装句法,就是“使园公担惊害怕”的意思。下面,笔锋一转,写出一个振奋人心的情景来了,不料在这非常恶劣的天气中,海棠花居然冒寒在风雨中开放,表现出大无畏的精神,足见天地之间的生机是扼杀不了的。海棠, 在唐宋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名花。因为它非常娇嫩,有人用它来形容女性的娇柔,所以诗人对鲜红的花朵是用“胭脂色”来形容。这样的花枝,受得了寒凤冷雨的侵凌吗?不能不令人担心。可是,在雨昏云暗的景色中,却看到海棠花挺身独立,虽然寂寞,但也昂扬,自己的“胭脂色”会被冲刷掉, 也毫不可惜。这两句诗中所流露的心情,是惊讶和喜悦! 
 
 草木是没有情感的。它的开花,并不受任何思想的支配,只能由诗人赋与它感情,认为此时此地冒寒开放,表现了一种刚健挺拨,不惜自我牺牲的精神。于是,在“蒙蒙细雨中”“独立”无知的草木也人格化了!这两句把海棠刻画得生气勃勃,正是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情怀。 
 
 “靖康之难”,对宋朝统治下的汉族人民,当时的确是遭到了天崩地塌的大变动。陈与义在流离奔走之中,有着凄凉慷慨的情怀。他的某些诗篇热情歌颂了民族反侵略战争。这首诗虽然是写的雨中的自然景色,也同样反映了时代的战斗气息。
    2.描写春寒料峭的诗句有哪些   
 可以参考如下诗句:
 
 一、
 
 《春寒》
 
 宋 · 杨万里
 
 春寒尽解粟人肤,敢傍吾侪酒琖无?
 
 二、
 
 《踏莎行·郴州旅舍》
 
 宋 · 秦观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三、
 
 《念奴娇·春情》
 
 宋代 · 李清照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
 
 四、
 
 《春寒》
 
 唐 · 徐凝
 
 乱雪从教舞,回风任听吹。
 
 春寒能作底,已被柳条欺。
 
 五、
 
 《春寒》
 
 宋 · 胡仔
 
 小院春寒闭寂寥,杏花枝上雨潇潇。
 
 午窗归梦无人唤,银叶龙涎香渐销。
 
 六、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宋 · 苏轼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七、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宋 · 吴文英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八、
 
 《长恨歌》
 
 唐 · 白居易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九、
 
 《江城子·赏春》
 
 宋 · 朱淑真
 
 斜风细雨作春寒,对尊前,忆前欢。
 
 十、
 
 《未展芭蕉》
 
 唐 · 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拓展资料
 
 春寒料峭
 
 拼音:chūn hán liào qiào
 
 释义:形容春天异常寒冷的天气。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九:“春寒料峭,冻杀年少。”
 
 近义词:初暖乍寒
 
 反义词:春暖花开
 
 造句:
 
 1、春天已经来临,可春寒料峭,我丝毫没有感到春的暖意。
 
 2、人们常说:春寒料峭,殊不知初冬寒冷。
 
 3、北国还在春寒料峭,南国已然绿色满园。
 
 4、春寒料峭,风雨凄凄。
 
 5、春寒料峭,老人谨防脑出血。
    3.关于兰的诗句古诗   
 华 岩《兰》
 
 云壑固聿曼,幽芬清且修。
 
 凉风动夙夜,佳人惠然求。
 
 高凤翰《题郑板桥画兰陈溉夫画松》
 
 溉夫画松松支离,板桥画兰兰离披。
 
 兰离披,兰有香,松枝拂之松风长。
 
 披风坐,北窗凉,老奴消受太清狂。
 
 黄 任《题画兰》 (三首)
 
 何来尔室香,四壁即空谷。
 
 一拳古而媚,美人伴幽独。
 
 沅澧多所思,远道我心痗。
 
 纸窗招香魂,貌之不敢佩。
 
 磁斗养绮石,源清者香远。
 
 君从辋川来,而得此粉本。
 
 了 亮 《写兰石有寄》
 
 一片空山石,数茎幽谷草。
 
 写寄风尘人,莫忘林泉好。
 
 李方膺《兰花册页》 (三首)
 
 迷离萧艾露风寒,千古英雄泪不干。
 
 搁笔沉吟谈往事,横琴未必调猗兰。
 
 楚畹清风涌笔端,廿年作客与盘桓。
 
 自怜不唱猗兰曲,万叶千花供世看。
 
 问天莫笑总无知,也惜幽兰鬓渐丝。
 
 当户已愁锄欲尽,入山又恐负芳时。
 
 汪士慎《兰》
 
 幽谷出幽兰,秋来花畹畹。
 
 与我共幽期,空山欲归远。
 
 《空谷清音图册页》
 
 兰草堪同隐者心,自荣自萎白云深。
 
 春风岁岁生空谷,留得清香入素琴。
 
 李鳝《水墨兰蕙》
 
 夏浅春深蕙作花,一茎几蕊乱横斜。
 
 虽然不及幽兰品,百亩齐栽愿亦奢。
 
 《幽谷芳菲》
 
 淋漓如此写芳菲,只少盆栽与石围。
 
 记得春风散幽谷,蕙花如草趁樵归。
 
 金农《画兰》
 
 雨过深林笔砚凉,女兰开处却无郎。
 
 柔笺骈穗多纤态,不数金陵马四娘。
 
 缪公恩《露兰》
 
 冰根碧叶杂荒芜,晓露近晖缀宝珠。
 
 笑靥半含还半吐,素心皎皎濯醍醐。
 
 沈彤《幽兰为仪封先生作》
 
 幽兰发空谷,蔚为王者香。
 
 香风满四野,素姿凝清光。
 
 脉脉含深情,独立遗众芳。
 
 何堪萧与艾,结交当道傍。
 
 萧艾滋露华,幽兰罹严霜。
 
 光风一以转,采采充佩裳。
 
 郑燮《题半盆兰蕊图》
 
 盆是半藏,花是半含。
 
 不求发泄,不畏凋残。
 
 《题来兰》
 
 两盆兰草,一晚一早。
 
 先后得花,春末夏晓。
    4.春寒料峭的诗句   
 1、《春寒》宋代: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解释:二月的巴陵,几乎天天都刮风下雨。料峭的春寒还未结束,给园林的花木带来了灾难,叫人担心害怕!
 
 2、《长恨歌》唐代:白居易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解释:春寒料峭时,皇上赐她到华清池沐浴,温润的泉水洗涤着凝脂一般的肌肤。
 
 3、《踏莎行·郴州旅舍》宋代:秦观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解释:怎能忍受得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
 
 4、《念奴娇·春情》宋代:李清照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
 
 解释:连日来楼上春寒泠冽,帘幕垂得低低。
 
 5、《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宋代:吴文英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解释:料峭的春寒中,我独自喝着闷酒,想借梦境去与佳人重逢,不料又被啼莺唤醒。
 
 6、《千秋岁·水边沙外》宋代: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
 
 解释:浅水边,沙洲外,城郊早春的寒气悄然尽退。
 
 7、《别严士元》唐代: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解释:水国的天气带着初春的寒意,忽晴忽阴,忽好忽坏;在这春风乍起的日子,我所乘的船停泊在苏州城外。
 
 8、《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宋代:姜夔
 
 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 
 
 解释:来到繁华的沙河塘上,初春稍微有点寒冷气候,看完了灯的游人们,慢慢地朝家中行走。
 
 9、《洞仙歌·雪云散尽》宋代:李元膺
 
 早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 
 
 解释:及早地占取那短促的韶光。共同游乐追欢,莫管料峭春寒,醉酒红颜浑身自然温暖。
 
 10、《江城子·赏春》宋代:朱淑真
 
 斜风细雨作春寒,对尊前,忆前欢。
 
 解释:初春细细微微的小风夹杂着小雨还有一点寒意,在酒樽前刚想畅饮,却回忆起以前的欢乐时光。
 
 11、《未展芭蕉》唐代: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解释:含苞待放的芭蕉色泽光润,仿佛翠脂凝成的蜡烛一般,却没有蜡烛的烟尘,超凡脱俗,清爽宜人。春寒料峭的时候,芭蕉还未开放。
 
 12、《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宋代:苏轼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解释:初春的严寒里,十天来我未曾走出家门,不知道江边柳丝,已摇曳着新的青春。
 
 13、《春园即事》唐代:王维
 
 宿雨乘轻屐,春寒著弊袍。
 
 解释:昨夜雨湿蹬上轻便木屐,春寒料峭穿起破旧棉袍。
    5.关于赞美兰的诗句   
 爱新觉罗.玄烨《秋兰》  殿前盆卉,芳兰独秀,昔人称为王者香,又以方之君子,因题四韵。
 
   猗猗秋兰色,布叶何葱青。  爱此王者香,著花秀中庭。
 
   幽芬散缃帙,静影依疏棂。  岂必九畹多,侈彼离骚经。
 
   《云栖竹树甚茂幽兰满山》  山径纡徐合,溪声到处闻。  竹深阴戛日,木古势干云。
 
   倚槛听啼鸟,攀崖采异芬。  韶华春已半,万物各欣欣。
 
   《咏幽兰》  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  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程 樊《咏怀》  兰为王者香,芬馥清风里。  从来岩穴姿,不竞繁华美。
 
   曹 寅《冬兰》  冬草漫寒碧,幽兰亦作花。  清如辟谷士,瘦似琢诗家。
 
   丛秀几钗股,顶分双髻丫。  夕窗香思发,风影欲篝纱 赞美兰花的诗句  兰 花 诗  古风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表面赞美兰花,实际上说明自己志向清高远大。)
 
   广群芳谱  清 刘灏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兰花本是生在幽谷当中无人得见,一个朋友在东轩种了些,拿来送我。  它的香气能解除繁秽,更让人怜爱的是它的细叶可以抵御风霜。
 
   根扎在在密石边上秋天早早的开了花,一丛丛叶子靠着修竹有中午的阴凉。  我想弄来蘼芜香草与它共在堂下,那就经常可以看到楚辞诗句中的意境了。
 
   赞美兰花。)  同上  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借兰花表达自己的清高不流于俗。)
 
   咏 兰  元 余同麓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赞美兰花。)  兰花  明 刘伯温  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
 
   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  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
 
   (表达诗人本身怀才,但显得高远。)  着色兰  明 张羽  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
 
   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  (思念故人之情。)
 
   兰花  明 孙克弘  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  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
 
   (表达诗人志向清高远大。)  兰花  明 薛网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表达诗人的清高。)
 
   兰花二首  明 李日华  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  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著新妆。
 
   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  鼻端触著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写兰  明 景翩翩  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  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
 
   折枝兰  清 郑板桥  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  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
 
   山顶妙香  清 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深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闲,来不相知去不留。
 
   高山幽兰  清 郑板桥  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题 画 兰  清 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浣 溪 沙 兰 花  仿佛铜瓶见露苗,疏花冷落澹含娇。  湘江清泪滴春潮,岂有心心同婉娈。
 
   并无叶叶助风标,断肠一集是离骚。  咏 兰  朱 德  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
 
   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咏 兰 诗  张学良  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
 
   叶立含正气,花研不浮花。  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
 
   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幽 兰  唐 崔涂  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
 
   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  兰  明 陈汝言  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
 
   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  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
 
   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  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
 
   咏同心兰四绝句  清 钱谦益  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  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
 
   兰 花  清 秋瑾  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  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俦。
    6.求写春天兰花的诗句   
 春寒偶书 
 
 年代:【宋】 作者:【刘子翚】 
 
 浮云匿晨晖,雨雹惊春昼。
 
 天公号令乖,阴晴变何骤。
 
 小径践芳泥,通渠走寒溜。
 
 风颠万木偃,气凛重帏透。
 
 鵷鸾护巢翔,奈此群雏幼。
 
 拥炉乌薪然,双手慵出袖。
 
 褰帏望空明,屋角见遥岫。
 
 良朋不可招,块处惭孤陋。
 
 青青桃叶长,奕奕兰花秀。
 
 长吟曷咨嗟,佳辰去难又。
 
 兰花 
 
 年代:【宋】 作者:【潘牥】 
 
 长身大叶耸丛丛,生处虽殊臭味同。
 
 全带安期溪涧碧,微偷勾漏箭砂红。
 
 闻名久向骚经内,识面翻从要服中。
 
 等中海山闲草木,东皇一雇便春风。
 
 次韵梅中 
 
 年代:【宋】 作者:【汪晫】 
 
 梅熟雨初过,虚堂枕簟凉。
 
 心闲世自古,事简日偏长。
 
 藕叶度清气,兰花留晚芳。
 
 正巾堪一笑,发短自僧光。
 
 兰花 
 
 年代:【宋】 作者:【王迈】 
 
 见山堂里小春寒,觞政诗囊甚有欢。
 
 重客分明知小李,美人自在写猗兰。
 
 直须博都去纫佩,只欠香来劣可餐。
 
 菊磵一枝光洒落,不妨人作易芳看。
 
 自湘赴广道间杂咏·兰花 
 
 年代:【宋】 作者:【李曾伯】 
 
 行尽离骚国,春深未见兰。
 
 容非隐君子,甘老蕨薇间。
 
 暝色 
 
 年代:【宋】 作者:【刘克庄】 
 
 暝色千村静,遥峰带浅霞。
 
 荷锄归别墅,乞火到邻家。
 
 疏鼓闻更远,昏灯见字斜。
 
 小轩风露冷,自起灌兰花。
春寒古诗翻译是什么?
春寒古诗翻译如下:春天本是微风轻吹、阳光和煦的景象,今天却又是一个薄云笼罩阴沉沉的天气。蝴蝶由于寒气袭来,收拢翅膀,不能飞翔;花卉因天气寒冷含苞不放。压挂在树枝的酒旗随风飘舞;傍山丘的阴云霎时送来阵雨。观赏春光美景的良辰我从来不辜负,可这次外出寻春赏春是因体弱多病误了游兴。原文: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亚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春寒》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写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首联点春寒,因为虽是春昼,却天色阴沉,云层又低又厚。创作背景这是诗人宋朝庆历六年(1046年)初春写的一首景物诗。当时,从政治形势说,范仲淹革新派的活动正处于低潮,从私人生活说,也是梅尧臣心情比较凄苦的时期。为了挽救宋朝统治的危机,宋仁宗于庆历三年(1043年),任用范仲淹、富弼、韩琦等人,实行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整顿政权机构等项改革。可惜这所谓“庆历新政”,仅仅推行一年左右,就因旧官僚的反对而失败。宋朝庆历五年(1045年)秋后,形势的发展对革新派更加不利,富弼、范仲淹、尹洙等人或罢或贬,欧阳修也遭受诬告,贬为滁州知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