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字取名男孩寓意
嘉字取名男孩寓意:主要有善、美、赞许、表扬、吉庆、幸福、欢乐等。由于嘉的含义都非常好的,因此多用在人名中。用在男孩的名字当中有好的寓意,比如嘉宜、嘉福、嘉舒、嘉明等。嘉字的本义指善,美,赞许,幸福等。嘉字的本义一般都比较多,很多父母希望自家的男孩能够成为一个美好的人,那么在取名字的时候就会加入一些寓意美好的字眼,这样的名字是比较好的。嘉字五行属木,嘉字五行属木,出自古诗词《周易+周易》“嘉树以东东”中,嘉是嘉奖的意思,寓意宝宝能够取得成绩,获得他人的认可。嘉的本意为美好,在人名中引申为吉庆、幸福、欢乐等含意。男孩取名注意事项给男宝宝取名字的时候,不能太过于随大流,要具有一定的新意。 否则今后和别人重名的概率比较大,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但是也不能为了追求新意,故意标新立异,用力过猛,否则可能会让人产生不适感。其次,给男宝宝取名的时候,不能太过女性化和阴柔化。 一定要具有男孩子阳光、阳刚之感,不然不仅会闹笑话,还可能在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周围人的嘲笑。
嘉熙的寓意
嘉一般指善、美、赞许、表扬、吉庆、幸福、欢乐等。熙有阳光、光亮的含义,也有兴盛的意思。嘉熙组合寓意为善良、吉祥、美好、贤才、温和、有希望吉祥、暖和。
姓名:
姓名是人的姓氏和名字,名字是人类为区分个体,给每个人特定的名称符号,是通过语言文字信息区别人群个体差异的标志。由于有了姓名,人类才能正常有序地交往,因此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姓名。姓名是在语言产生以后才出现的。各个民族对确定人的姓名都有很多习惯。这种习惯受到历史、社会、民族等很多文化因素的制约,一个人的姓名通常都有一定的含义。
中国历代皇帝年号
清 
皇帝               年号          公元日期        干支日期
清溥仪            宣统元年        公元 1909年         己酉年 
清德宗载湉        光绪元年        公元 1875年         乙亥年 
清穆宗载淳        同治元年        公元 1862年         壬戌年 
清文宗奕詝        咸丰元年        公元 1851年         辛亥年 
清宣宗旻宁        道光元年        公元 1821年         辛巳年 
清仁宗顺琰        嘉庆元年        公元 1796年         丙辰年 
清高宗弘历        乾隆元年        公元 1736年         丙辰年 
清世宗胤禛        雍正元年        公元 1723年         癸卯年 
清圣祖玄烨        康熙元年        公元 1662年         壬寅年 
清世祖福临        顺治元年        公元 1644年         甲申年 
明 
皇帝                  年号        公元日期        干支日期
明毅宗朱由检        崇祯元年        公元 1628年         戊辰年 
明熹宗朱由校        天启元年        公元 1621年         辛酉年 
明光宗朱常洛        泰昌元年        公元 1620年         庚申年 
明神宗朱翊钧        万历元年        公元 1573年         癸酉年 
明穆宗朱载垕        隆庆元年        公元 1567年         丁卯年 
明世宗朱厚熜        嘉靖元年        公元 1522年         壬午年 
明武宗朱厚照        正德元年        公元 1506年         丙寅年 
明孝宗朱佑樘        弘治元年        公元 1488年         戊申年 
明宪宗朱见深        成化元年        公元 1466年         丙戌年 
明英宗朱祁镇        天顺元年        公元 1457年         丁丑年 
明代宗朱祁钰        景泰元年        公元 1450年         庚午年 
明英宗朱祁镇        正统元年        公元 1436年         丙辰年 
明宣宗朱瞻基        宣德元年        公元 1426年         丙午年 
明仁宗朱高炽        洪熙元年        公元 1425年         乙巳年 
明成祖朱棣          永乐元年        公元 1403年         癸未年 
明太祖朱元璋        洪武元年        公元 1368年         戊申年 
明惠帝朱允炆        建文元年        公元 1340年         庚辰年 
元 
皇帝                    年号        公元日期        干支日期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        至正元年        公元 1340年         庚辰年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        至元元年        公元 1335年         乙亥年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        元统元年        公元 1333年         癸酉年 
元宁宗懿璘质斑        至顺三年        公元 1332年         壬申年 
元文宗图帖睦尔        至顺元年        公元 1330年         庚午年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        至顺元年        公元 1329年         己巳年 
元幼主阿速吉八        天顺元年        公元 1328年         戊辰年 
元文宗图帖睦尔        天历元年        公元 1328年         戊辰年 
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        致和元年        公元 1328年         戊辰年 
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        泰定元年        公元 1324年         甲子年 
元英宗硕德八刺        至治元年        公元 1321年         辛酉年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        延佑元年        公元 1314年         甲寅年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        皇庆元年        公元 1312年         壬子年 
元武宗海山        至大元年        公元 1307年         丁未年 
元成宗铁穆耳        大德元年        公元 1297年         丁酉年 
元成宗铁穆耳        元贞元年        公元 1294年         甲午年 
元世祖忽必烈        至元元年        公元 1264年         甲子年 
南宋、金 
皇帝        年号        公元日期        干支日期
宋卫王赵昺        祥兴元年        公元 1278年         戊寅年 
宋端宗赵昰        景炎元年        公元 1276年         丙子年 
宋恭宗赵显        德佑元年        公元 1275年         乙亥年 
宋度宗赵禥        咸淳元年        公元 1265年         乙丑年 
宋理宗赵昀        景定元年        公元 1260年         庚申年 
宋理宗赵昀        开庆元年        公元 1259年         己未年 
宋理宗赵昀        宝佑元年        公元 1253年         癸丑年 
宋理宗赵昀        淳佑元年        公元 1241年         辛丑年 
宋理宗赵昀        嘉熙元年        公元 1237年         丁酉年 
宋理宗赵昀        端平元年        公元 1234年         甲午年 
宋理宗赵昀        绍定元年        公元 1228年         戊子年 
宋理宗赵昀        宝庆元年        公元 1225年         乙酉年 
宋宁宗赵扩        嘉定元年        公元 1208年         戊辰年 
宋宁宗赵扩        开禧元年        公元 1205年         乙丑年 
宋宁宗赵扩        嘉泰元年        公元 1201年         辛酉年 
宋宁宗赵扩        庆元元年        公元 1195年         乙卯年 
宋光宗赵淳        绍熙元年        公元 1190年         庚戌年 
宋孝宗赵昚        淳熙元年        公元 1174年         甲午年 
宋孝宗赵昚        乾道元年        公元 1165年         乙酉年 
宋孝宗赵昚        隆兴元年        公元 1163年         癸未年 
宋高宗赵构        绍兴元年        公元 1131年         辛亥年 
宋高宗赵构        建炎元年        公元 1127年         丁未年 
北宋、辽 
皇帝        年号        公元日期        干支日期
宋钦宗赵桓        靖康元年        公元 1126年         丙午年 
宋徽宗赵佶        宣和元年        公元 1119年         己亥年 
宋徽宗赵佶        重和元年        公元 1118年         戊戌年 
宋徽宗赵佶        政和元年        公元 1111年         辛卯年 
宋徽宗赵佶        大观元年        公元 1107年         丁亥年 
宋徽宗赵佶        崇宁元年        公元 1102年         壬午年 
宋徽宗赵佶        建中靖国元年        公元 1101年         辛巳年 
宋哲宗赵煦        元符元年        公元 1098年         戊寅年 
宋哲宗赵煦         绍圣元年        公元 1094年         甲戌年 
宋哲宗赵煦        元佑元年        公元 1086年         丙寅年 
宋神宗赵顼        元丰元年        公元 1078年         戊午年 
宋神宗赵顼        熙宁元年        公元 1068年         戊申年 
宋英宗赵曙        治平元年        公元 1064年         甲辰年 
宋仁宗赵祯        嘉佑元年        公元 1056年         丙申年 
宋仁宗赵祯        至和元年        公元 1054年         甲午年 
宋仁宗赵祯        皇佑元年        公元 1049年         己丑年 
宋仁宗赵祯        庆历元年        公元 1041年         辛巳年 
宋仁宗赵祯        康定元年        公元 1040年         庚辰年 
宋仁宗赵祯        宝元元年        公元 1038年         戊寅年 
宋仁宗赵祯        景佑元年        公元 1034年         甲戌年 
宋仁宗赵祯        明道元年        公元 1032年         壬申年 
宋仁宗赵祯        天圣元年        公元 1023年         癸亥年 
宋真宗赵恒        乾兴元年        公元 1022年         壬戌年 
宋真宗赵恒        天禧元年        公元 1017年         丁巳年 
宋真宗赵恒        大中详符元年        公元 1008年         戊申年 
宋真宗赵恒        景德元年        公元 1004年         甲辰年 
宋真宗赵恒        咸平元年        公元 998年         戊戌年 
宋太宗赵炅        至道元年        公元 995年         乙未年 
宋太宗赵炅        淳化元年        公元 990年         庚寅年 
宋太宗赵炅        端拱元年        公元 988年         戊子年 
宋太宗赵炅        雍熙元年        公元 984年         甲申年 
宋太宗赵炅        太平兴国元年        公元 976年         丙子年 
宋太祖赵匡胤        开宝元年        公元 968年         戊辰年 
宋太祖赵匡胤        乾德元年        公元 963年         癸亥年 
宋太祖赵匡胤        建隆元年        公元 960年         庚申年 
唐 
皇帝        年号        公元日期        干支日期
唐哀帝李祝        天佑元年元年        公元 904年         甲子年 
唐昭宗李晔        天复元年        公元 901年         辛酉年
唐昭宗李晔        光化元年        公元 898年         戊午年 
唐昭宗李晔        乾宁元年        公元 894年         甲寅年 
唐昭宗李晔        大顺元年        公元 890年         庚戌年 
唐昭宗李晔        龙纪元年        公元 889年         己酉年 
唐僖宗李儇        文德元年        公元 888年         戊申年 
唐僖宗李儇        光启元年        公元 885年         乙巳年 
唐僖宗李儇        中和元年        公元 881年         辛丑年 
唐僖宗李儇        广明元年        公元 880年         庚子年 
唐僖宗李儇        乾符元年        公元 874年         甲午年 
唐懿宗李漼        咸通元年        公元 860年         庚辰年 
唐懿宗李凗        大中十四年        公元 860年         庚辰年 
唐宣宗李忱        大中元年        公元 847年         丁卯年 
唐武宗李炎        会昌元年        公元 841年         辛酉年 
唐文宗李昂        开成元年        公元 836年         丙辰年 
唐敬宗李湛        宝历元年        公元 825年         乙巳年 
唐穆宗李恒        长庆元年        公元 821年         辛丑年 
唐宪宗李纯        元和元年        公元 806年         丙戌年 
唐顺宗李诵        永贞元年        公元 805年         乙酉年 
唐德宗李适        贞元元年        公元 785年         乙丑年 
唐德宗李适        兴元元年        公元 784年         甲子年 
唐德宗李适        建中元年        公元 780年         庚申年 
唐代宗李豫        大历元年        公元 766年         丙午年 
唐代宗李豫        永泰元年        公元 765年         乙巳年 
唐代宗李豫        广德元年        公元 763年         癸卯年 
唐代宗李豫        宝应元年        公元 762年         壬寅年 
唐肃宗李亨        上元元年        公元 760年         庚子年 
唐肃宗李亨        乾元元年        公元 758年         戊戌年 
唐肃宗李亨        至德元年        公元 756年         丙申年 
唐玄宗李隆基        开元元年        公元 713年         癸丑年 
唐玄宗李隆基        先天元年        公元 712年         壬子年
唐睿宗李旦        延和元年        公元 712年         壬子年 
唐睿宗李旦        太极元年        公元 712年         壬子年 
唐睿宗李旦        景云元年        公元 710年         庚戌年 
唐殇帝李重茂        唐隆元年        公元 710年         庚戌年 
唐中宗李显        景龙元年        公元 707年         丁未年 
唐中宗李显        神龙元年        公元 705年         乙巳年 
周武则天        长安元年        公元 701年         辛丑年 
周武则天        大足元年        公元 701年         辛丑年 
周武则天        久视元年        公元 700年         庚子年 
周武则天        圣历元年        公元 698年         戊戌年 
周武则天        神功元年        公元 697年         丁酉年 
周武则天        万岁通天元年        公元 696年         丙申年 
周武则天        万岁登封元年        公元 696年         丙申年 
周武则天        天册万岁元年        公元 695年         乙未年 
周武则天        证圣元年        公元 695年         乙未年 
周武则天        延载元年        公元 694年         甲午年 
周武则天        长寿元年        公元 692年         壬辰年 
周武则天        如意元年        公元 692年         壬辰年 
周武则天        天授元年        公元 690年         庚寅年 
唐武则天        载初元年        公元 689年         己丑年 
唐武则天        永昌元年        公元 689年         己丑年 
唐武则天        垂拱元年        公元 685年         乙酉年 
唐武则天        光宅元年        公元 684年         甲申年 
唐睿宗李旦        文明元年        公元 684年         甲申年 
唐中宗李显        嗣圣元年        公元 684年         甲申年 
唐高宗李治        弘道元年        公元 683年         癸未年 
唐高宗李治        永淳元年        公元 682年         壬午年 
唐高宗李治        开耀元年        公元 681年         辛巳年 
唐高宗李治        调露元年        公元 679年         己卯年 
唐高宗李治        仪凤元年        公元 676年         丙子年
唐高宗李治        咸亨元年        公元 670年         庚午年 
唐高宗李治        总章元年        公元 668年         戊辰年 
唐高宗李治        乾封元年        公元 666年         丙寅年 
唐高宗李治        麟德元年        公元 664年         甲子年 
唐高宗李治        龙朔元年        公元 661年         辛酉年 
唐高宗李治        显庆元年        公元 656年         丙辰年 
唐高宗李治        永徽元年        公元 650年         庚戌年 
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元年        公元 626年         丙戌年 
唐高祖李渊        武德元年        公元 618年         戊寅年
宋朝一共多少位皇帝 ? 在位时间 年号等 ?
北宋(960——1127)一、 谥号: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庙号:太祖 帝名:赵匡胤 辈份:第一代 在位:960——976(16年) 生卒:927——976(49岁) 皇考:赵弘殷第二子 生母:杜氏 年号:建隆(960——963)乾德(963——968)开宝(968——976) 陵墓:永昌陵(今河南省巩县西南) 二、 谥号:至仁应运神功圣德睿烈大明广孝皇帝(神功圣德文武皇帝) 庙号:太宗 帝名:赵匡义(赵光义、赵炅) 辈份:第一代 在位:976——997(21年) 生卒:939——997(58岁)皇考:赵弘殷第三子 生母:杜氏 年号:太平兴国(976——984)雍熙(984——987)端拱(988——989)淳化(990——994)至道(995——997) 陵墓:永熙陵(今河南省巩县西南)三、 谥号:应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圣章元孝皇帝 庙号:真宗 帝名:赵恒 辈份:第二代在位:997——1022(25年) 生卒:968——1022(54岁) 皇考:太宗第三子 生母:李氏 年号:咸平(998——1003)景德(1004——1007)大中祥符(1008——1016)天禧(1017——1021)乾兴(1022) 陵墓:永定陵(今河南省巩县西南)四、 谥号: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庙号:仁宗 帝名:赵祯 辈份:第三代 在位:1022——1063(41年) 生卒:1010——1063(53岁)皇考:真宗第六子 生母:李氏 年号:天圣(1023——1032)明道(1032——1033)景佑(1034——1038)宝元(1038——1040)康定(1040——1041)庆历(1041——1048)皇佑(1049——1054)至和(1054——1056)嘉佑(1056——1063) 陵墓:永昭陵(今河南省巩县西南)五、 谥号: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 庙号:英宗 帝名:赵曙(赵宗实) 辈份:第四代 在位:1063——1067(4年) 生卒:1032——1067(35岁)皇考:太宗子商恭靖王赵元汾子濮安懿王赵允让第十三子 生母:任氏 年号:治平(1064——1067) 陵墓:永厚陵(今河南省巩县西南) 六、 谥号: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 庙号:神宗 帝名:赵顼 辈份:第五代 在位:1067——1085(18年) 生卒:1048——1085(37岁) 皇考:英宗长子 生母:高氏 年号:熙宁(1068——1077)元丰(1078——1085) 陵墓:永裕陵(今河南省巩县西南) 七、 谥号:宪元继道显德定攻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 庙号:哲宗 帝名:赵煦 辈份:第六代 在位:1085——1100(15年) 生卒:1076——1100(24岁) 皇考:神宗第六子 生母:朱氏 年号:元佑(1086——1094)绍圣(1094——1098)元符(1098——1100) 陵墓:永泰陵(今河南省巩县西南) 八、 谥号: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慈宪显孝皇帝 庙号:徽宗 帝名:赵佶 辈份:第六代 在位:1100——1125(25年) 生卒:1082——1135(53岁) 皇考:神宗第十一子 生母:陈氏 年号:建中靖国(1101)崇宁(1102——1106)大观(1107——1110)政和(1111——1118)重和(1118——1119)宣和(1119——1125) 陵墓: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之宝山) 九、 谥号:恭文顺德仁孝皇帝 庙号:钦宗 帝名:赵桓 辈份:第七代 在位:1125——1127(2年) 生卒:1100——1161(61岁) 皇考:徽宗长子 生母:王氏 年号:靖康(1126——1127) 陵墓:永献陵(今河南省巩县西南) 南宋(1127——1279) 十、 谥号: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庙号:高宗 帝名:赵构 辈份:第七代 在位:1127——1162(35年) 生卒:1107——1187(80岁) 皇考:徽宗第九子 生母:韦氏 年号:建炎(1127——1130)绍兴(1131——1162) 陵墓:永思陵(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之宝山)十一、 谥号: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 庙号:孝宗 帝名:赵昚(赵伯琮、赵瑗、赵玮) 辈份:第八代 在位:1162——1189(27年) 生卒:1127——1194(67岁) 皇考:太祖少子秦王赵德芳五世孙秀王赵子偁子 生母:张氏 年号:隆兴(1163——1164)乾道(1165——1173)淳熙(1174——1189) 陵墓:永阜陵(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之宝山) 十二、 谥号: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庙号:光宗 帝名:赵敦 辈份:第九代 在位:1189——1194(5年) 生卒:1147——1200(53岁) 皇考:孝宗第三子 生母:郭氏 年号:绍熙(1190——1194) 陵墓:永崇陵(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之宝山) 十三、 谥号: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 庙号:宁宗 帝名:赵扩 辈份:第十代 在位:1194——1224(30年) 生卒:1168——1224(56岁) 皇考:光宗第二子 生母:李氏 年号:庆元(1195——1200)嘉泰(1201——1204)开禧(1205——1207)嘉定(1208——1224) 陵墓:永茂陵十四、谥号: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庙号:理宗帝名:赵昀 辈分:第十一代在位:1224——1264(40年) 生卒:1205——1264(59岁) 皇考:宋太祖的十世孙,山阴尉赵希瑀子(一说实为史弥远抱养之民间孩子,无宋室血统) 生母:全氏 年号:宝庆(1225——1227)绍定(1228——1233)端平(1234——1236)嘉熙(1237——1240)淳佑(1241——1252)宝佑(1253——1258)开庆(1259)景定(1260——1264) 陵墓:永穆陵(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之宝山) 十五、 谥号: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庙号:度宗 帝名:赵禥(赵孟启、赵孜) 辈份:第十二代 在位:1264——1274(10年) 生卒:1240——1274(34岁) 皇考:理宗弟赵与芮子 生母:黄氏 年号:咸淳(1265——1274) 陵墓:永绍陵(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之宝山) 十六、 谥号:孝恭懿圣皇帝 庙号:无 帝名:赵显 辈份:第十三代 在位:1274——1276(2年) 生卒:1271——1323(52岁) 皇考:度宗子 生母:全氏 年号:德佑(1275——1276) 十七、 谥号:裕文昭武愍孝皇帝 庙号:端宗 帝名:赵昰 辈份:第十三代 在位:1276——1278(2年) 生卒:1268——1278(10岁) 皇考:度宗长子 生母:杨氏 年号:景炎(1276——1278) 陵墓:永福陵(今广东省新会县南崖山) 十八、 谥号:少帝、幼主、末帝、卫王 庙号:无 帝名:赵昺 辈份:第十三代 在位:1278——1279(1年) 生卒:1271——1279(8岁) 皇考:度宗子 生母:俞氏 年号:祥兴(1278——12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