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龙汤是什么药?
小青龙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药物组成:麻黄  桂枝 芍药  干姜 细辛  五味子 甘草 半夏  共八味药,用法: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经方具有用药味少量大,效简力宏之特点,现在公布的治新冠肺炎的清肺排毒汤,达22味药,给人以用药繁杂之感,应该是时方,疗效如何,当用临床验证。千方易得,一效(方)难求,诚可信哉!
  
 小青龙汤的功用是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外寒内饮之证,和新冠肺炎的症状颇为合拍。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曰:麻黄味甘性温为君。桂枝味辛热,甘草味甘平。甘辛为阳,佐麻黄表散之,二者为臣。芍药味酸微寒,五味子味酸温,二者为佐。干姜,细辛,半夏,三者为使。配方严谨,法度分明,才能达到覆杯而愈,效如桴鼓。
  
 经方自仲景始,经过千百年的临床验证,临床疗效明显,有法有方有药,相反,很多时方或有方无药,或有药无方,疗效可疑,朱橚的《普济方》,收录了一万多首方剂,这是方剂的退化。今人随手拈来一方,随证加药,毫无章法,并非韩信用兵,多多益善,需知兵熊熊一窝,临阵何以破敌,临床何以祛病?
小青龙汤药方介绍
  小青龙汤,  中医    方剂  名。为解表剂,具有辛温解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效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小青龙汤药方介绍,希望你喜欢。
         小青龙汤药方简介   
      中文名称:小青龙汤
   
      英文名称:xiaoqinglong decoction
   
      定义:同名方约有7首,现选《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方。组成: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应用  学科  :中医药学(一级学科);方剂学(二级学科);方剂(二级学科)
   
      本方是治疗外感风寒,寒饮内停喘咳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脉浮为辨证要点。因本方辛散温化之力较强,应以确  属水  寒相搏于肺者,方宜使用,且视病人体质强弱酌定剂量。
   
      出处:《伤寒论》: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分类:解表剂-辛温解表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本方常用于支  气管炎  、支气管  哮喘  、  肺炎  、百日咳、肺心病、过敏性  鼻炎  、卡他性眼炎、卡他性  中耳炎  等属于外寒里饮证者。)[亦可作为处方药减轻花粉症病状]
   
      用法: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现代用法:水煎温服)(汉代计量的话,两=15.625克,升=液体200毫升 )。
         小青龙汤药方口诀   
      1、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2、小小青龙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细辛半夏甘和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3、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4、小青龙汤治水气,喘咳呕哕渴利慰,姜桂麻黄芍药甘,细辛半夏兼五味。         小青龙汤方解
